每個人都有在銀行存錢的經驗,如果希望獲得更多的利息
而且還有存款300萬的保障!!!
所以,我們可以把定存看做風險最低的投資管道,但「定存」真的好嗎?
我們從銀行的角度來看看:
Q:錢放銀行,銀行給你什麼?
A:銀行給你一年1%左右的利息。
Q:錢放銀行、銀行得到什麼?
A:銀行得到「鉅額的運用資金」
Q:銀行的錢從哪裡賺來?
A:放貸的利息、跨行之間的手續費,交易的手續費。
Q:我的1%利息,錢從哪裡來?
A:你買房要不要貸款?你車子有沒有貸款?你跨行轉帳要不要手續費?
事實:
房屋貸款一年賺你1.88~2%
新車貸款一年賺你3.5~6%
中古車貸款一年賺你6~9%
信用貸款一年最高賺你15%
信用卡循環隨便都15~18%
也就是說,銀行用1%甚至更低的錢拿我們的錢去做2%~18%的投資!!!
拿你的錢,再從你身上賺錢,一年賺你至少2%、分你1%
所以銀行收入從哪來?從你身上來!
為什麼銀行有資金這樣放?因為你把錢都放銀行!
當CPI > 定存利率時,實際上我們的錢變小了
例如:麵包每個10元,我們有1000元的預算來購買麵包,所以我們可以購買100個麵包
當CPI 為 2%時,麵包的價格會變成50 * 1.02 = 51元
銀行利率1%,表示我們的1000元會變成 1000 * 1.01 = 1010元
這時候,我們能購買的麵包只剩下 1010 / 51 = 19.8個
我們看看這10年台灣的定存利率與CPI的比較
自2002年以來,只有2006~2007年的定存利率 > 2%
2008金融海嘯以來,利率連續7年都在2%以下,扣除物價上漲幅度,
2012年及2016年實質利率為負利率,代表民眾存在銀行的錢,利息不但被通貨膨脹吃掉,連本金都會被侵蝕!!
所以,在銀行存錢,是賺不到錢的投資!!!
面對微利率甚至負利率的時代,靠定存利息生活的人,是最大的受害者。
全世界已經掀起負利率的風暴,未來錢存銀行,不但領不到利息,還要倒貼。
財商觀念溝通:
1、銀行可以放錢、但絕對不能全放,只懂得「把錢存在銀行」,會讓自己越來越窮。
2、錢放銀行的目的是「 讓銀行認識你」,未來能提高銀行給你的額度, 做更大的槓桿參與更多投資。
4、「選擇有效益的平台創造現金流, 用銀行給你的錢賺錢」, 有了這樣的思維觀念,人生才能就此改變,共勉之。
3、「把銀行當工具」, 要跟銀行做生意、別把銀行當財神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